<tr id="sm64t"></tr>
<table id="sm64t"><ruby id="sm64t"></ruby></table>

  • <p id="sm64t"></p>

    <acronym id="sm64t"><s id="sm64t"></s></acronym>
    黨團工作
    黨務工作 團學工作
    團學工作
    當前位置: 首頁 > 黨團建設 > 團學工作 >
    教育部 財政部關于實施職業院校教師素質提高計劃(2021—2025年)的通知
    2021-09-18 16:32??????|????作者:黨建????來源:教育部網站????編輯:黨建????點擊:134
    教育部 財政部關于實施職業院校教師素質提高計劃(2021—2025年)的通知
     
     
    教師函〔2021〕6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財政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財政局: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和全國職業教育大會精神,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加強職業院校高素質“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促進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教育部、財政部決定聯合實施職業院校教師素質提高計劃(2021—2025年)(以下簡稱“計劃”),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突出“雙師型”教師個體成長和“雙師型”教學團隊建設相結合,兼顧公共基礎課程教師隊伍建設,著力提升教師思想政治素質和師德素養,提高教師教育教學能力,努力造就一支師德高尚、技藝精湛、專兼結合、充滿活力的高素質“雙師型”教師隊伍,推動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
     
    (二)主要目標
     
    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帶動地方健全完善職業院校教師培訓體系和全員培訓制度,打造高水平、高層次的技術技能人才培養隊伍。創新培訓方式,重點支持骨干教師、專業帶頭人、名師名校長和培訓者等的能力素質提升。教師按照國家職業標準和教學標準開展教育教學、培訓和評價的能力全面提高,分工協作進行模塊化教學的模式全面實施,“雙師型”教師和教學團隊數量基本充足,校企共建一批“雙師型”教師培養培訓基地,現代職業教育師資培訓體系基本健全。
     
    (三)實施原則
     
    1.服務大局,突出重點。服務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技術變革和產業優化升級需要,落實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和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總體要求,重點支撐職業教育教師、教材、教法改革(“三教改革”)和1+X證書制度改革。
     
    2.深化改革,提質增效。全面推進教師培訓關鍵環節改革,優化培訓內容,鼓勵各地根據地方特色產業發展需求設置創新項目。改進培訓形式,探索成果轉化機制,持續強化返崗實踐運用成效。
     
    3.分層分類,精準施策。根據職業院校教師專業發展不同階段需求,教師、管理者和培訓者不同群體需要,精準分析培訓需求,科學制訂培訓方案,加強過程管理與診斷改進。
     
    4.分級實施,示范引領。堅持和完善國家示范引領、省級統籌實施、市縣聯動保障、校本特色研修的四級培訓體系,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和考核評價機制,提升培訓質量與效益。
     
    二、重點任務
     
     
    (一)優化完善教師培訓內容
     
    1.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職業教育的重要指示批示鑄魂育人。推進理想信念教育常態化,將思想政治和師德師風納入教師培訓必修內容。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切實增強教師課程思政意識和能力,使各類課程與思政課程同向同行,寓價值觀引導于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之中。加強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教育,大力弘揚職業精神、工匠精神、勞模精神。
     
    2.對接新標準更新知識技能。對接新專業目錄、新專業內涵,適應職業教育教學改革需求、特別是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培訓模式改革需求,把職業標準、專業教學標準、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標準、行業企業先進技術等納入教師培訓必修模塊,提升教師落實育訓并舉的能力。
     
    3.強化提升教育教學能力。推進教師的理念轉變、知識更新、技能提升,提高教師參與研制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能力、組織參與結構化模塊式教學的能力、運用現代教育理論和方法開展教育教學的能力。加強職業教育心理學、德育與班主任工作、現代教育技術等方面內容培訓。全面提升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教材開發能力,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融合創新發展。
     
    (二)健全教師精準培訓機制
     
    4.創新教師培訓形式。精準分析不同發展階段、不同類型教師專業發展需求,綜合采取線下混合研修、在線培訓、結對學習、跟崗研修、頂崗研修、訪學研修、返崗實踐等靈活多樣的研修方式,為教師量身打造培訓方案,建立適應職業技能培訓要求的教師分級培訓模式。
     
    5.健全校企合作機制。強化教師到行業企業深度實踐,注重提升“雙師”素養。推進專業課教師每年至少累計1個月以多種形式參與企業實踐或實訓基地實訓。建立校企人員雙向流動、相互兼職常態運行機制。完善政府、行業企業、學校、社會等多方參與的教師培養培訓機制。探索跨區域聯合組織實施培訓,推動東西部結對幫扶、區域間資源共享、經驗交流。
     
    (三)健全教師發展支持體系
     
    6.打造高水平教師培訓基地。支持高水平學校和大中型企業共建“雙師型”教師培養培訓基地、企業實踐基地,充分發揮引領作用,輻射區域內學校和企業,提升校企合作育人水平。認定一批“雙師型”教師培養培訓示范基地。鼓勵校企共建教師發展中心,在教師和員工培訓、課程教材開發、實踐教學、學術成果轉化等方面開展深度合作。
     
    7.鍛造高素質專業化培訓者團隊。加大培訓者團隊培訓力度,提升培訓隊伍的項目管理能力和組織實施能力。聘請技術能手、職教專家和行業企業高水平人員參與教師培訓工作,打造一支能夠適應職業教育改革需要、指導教師專業發展的培訓專家隊伍。培訓基地要加強相應的課程資源和師資力量的投入,組建專業化培訓團隊。
     
    8.推進培訓資源共建共享。開發一批教師培訓優勢特色專業和優質課程資源。建立對接產業、實時更新、動態調整的產業導師資源庫。完善現有信息管理平臺,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建設培訓資源平臺,推動培訓基地、企業實踐基地等的優質培訓資源共建共享。
     
    (四)強化日常管理和考核
     
    9.強化監督管理。各省級教育部門要依托相關管理機構,利用信息化等手段,對培訓工作進行全程管理。成立職業院校教師培訓專家工作組,定期組織開展質量監測、視導調研和跟蹤問效。“十四五”期間,教育部將組織專家對各省份“計劃”執行情況開展視導。
     
    10.健全考核評價機制。各省級教育部門要積極完善政府、行業、企業、職業院校等共同參與的質量評價機制,支持第三方機構開展評估,采取專家實地調研、現場指導、網絡監測評估、學員匿名評估、第三方評估等方式,對各機構項目實施過程及成效進行考核,考核結果作為經費分配、任務調整的重要參考。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頂層設計,強化統籌規劃
     
    教育部負責“計劃”的頂層設計、總體規劃、年度任務部署和績效評價,優化工作推進相關制度。各省級教育部門要加強對本地區“計劃”的組織實施,建立健全工作推進機制,加快執行進度,每年根據事業發展和培訓需求,制定本地區年度實施方案,加強監督檢查、跟蹤問效。
     
    (二)建優培訓體系,強化分工協作
     
    健全完善國家示范引領、省級統籌實施、市縣聯動保障、校本特色研修的四級培訓體系。中央財政投入主要用于骨干教師、專業帶頭人、名師名校長、培訓者的示范性培訓等,省、市、縣和學校在國家的示范引領下,重點支持開展對新入職教師、青年教師等的培訓和校企合作,強化校本研修,實現職業院校教師培訓全員覆蓋。
     
    (三)優化投入結構,嚴格使用管理
     
    各地要加強職業教育教師隊伍建設資金使用管理,確保經費按時撥付。經費投入要進一步突出改革導向。各省級教育部門、培訓機構要參照國家關于培訓經費管理的相關規定及《現代職業教育質量提升計劃資金管理辦法》等文件,結合本省實際制定相關資金管理辦法,嚴格界定經費開支范圍,規范撥付流程,加強經費使用監管,提高經費使用效益。
     
    各省級教育部門要制定本省職業院校教師素質提高計劃“十四五”實施規劃并報教育部備案。同時,每年12月底前制定次年實施方案并報教育部備案。
     
    附件:職業院校教師素質提高計劃指導方案
     
     
     
    教育部 財政部
     
    2021年7月29日
     
    職業院校教師素質提高計劃指導方案
     
     
    一、“三教”改革研修
     
    1.課程實施能力提升。面向職業院校專業骨干教師,采取集中研修、崗位輔導等形式,分階段開展研修。研修內容主要包括職業教育國家教學標準體系、課程思政實施、人才培養方案和教案編寫與實施、新型活頁式與工作手冊式教材編寫與使用、模塊化教學模式研究與實施、實訓實習教學組織與實施、教學診斷與改進的實施、教學質量評價等。
     
    2.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面向職業院校骨干教師,采取集中研修、項目實操等形式,分階段開展研修。研修內容主要包括職業教育信息化制度標準、數字化教學資源開發制作應用、在線教學組織實施和平臺使用、混合式教學組織實施、VR(虛擬現實)、AR(增強現實)、MR(混合現實)、AI(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應用、教學管理信息化應用。
     
    3.1+X證書制度種子教師培訓。遴選1+X證書制度試點院校專業帶頭人、骨干教師,采取聯合研發、合作培訓、崗位實踐等方式,分階段開展研修。研修內容主要包括職業(專業)技能,職業技能等級標準、專業教學標準與人才培養方案改革,職業技能等級證書與專業課程融合,模塊化教學方式方法,職業技能等級考核與培養課程考核評價等。
     
    4.公共基礎課教學能力提升。面向職業院校公共基礎課,特別是中職學校思想政治、語文、歷史專任教師和高職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專職教師,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混合研修、專題研修和德育研學等形式,分階段開展培訓。內容主要包括中職思想政治、語文和歷史三科統編教材編寫思路、課程內容和教學方法;新時代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與質量評價;中職數學等7門公共基礎課,高職英語、信息技術等公共基礎課教學能力提升;教案、教學案例開發設計等。
     
    5.訪學研修。遴選骨干教師或專業帶頭人到國家職教師資培養培訓基地、“雙高計劃”建設單位等優質學校、學術和科研機構及國內外高水平大學進行訪學,采取結對學習、聯合教研、專項指導、頂崗研修等方式,分階段開展研修。研修內容主要包括人才培養方案研制、專業升級與數字化改造、課程開發與建設、名師工作室建設、教學能力大賽、技能大賽、教科研方法等。
     
    二、名師名校長培育
     
    6.名校長(書記)培育。遴選職業院校校長(書記)參加培訓,通過集中研修、跟崗研修、考察交流、在線研討、返崗實踐等方式進行培育,內容主要包括黨中央、國務院關于職業教育和教師工作的重要政策、國際職業教育先進理念和實踐、區域職業教育現代化、職業院校治理、職業院校人才培養模式改革、1+X證書制度、“三教”改革組織領導與實施、校企合作深化、教育教學成果培育、信息化建設管理和應用等。
     
    7.名師(名匠)團隊培育。遴選職業院校具有較大影響力的教學名師或具有絕招絕技的技能大師(專兼職)組建“雙師型”名師(名匠)工作室或技藝技能傳承創新平臺,通過定期團隊研修、項目研究、行動學習等方式,進行為期3年的分階段研修。“雙師型”名師(名匠)工作室研修內容主要包括模塊化課程建設與組織實施、教學資源研發、教學能力和教科研能力提升等;技藝技能傳承創新平臺研修內容主要包括技術技能傳承、積累與開發應用、傳統(民族)技藝傳承、實習實訓資源開發、創新創業教育經驗交流等。
     
    8.培訓者團隊建設。面向全國職教師資培養培訓基地和省級師資培訓基地骨干培訓教師、培訓管理人員,組建專業教學團隊、培訓管理團隊。通過集中面授、網絡研修、課題研究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分階段研修。研修內容主要包括培訓基地建設、需求分析方法、模塊化培訓課程設計、績效考核評估等。
     
    三、校企雙向交流
     
    9.教師企業實踐。選派職業院校青年教師到國家級教師企業實踐基地開展產學研訓一體化崗位實踐,采用教師企業實踐流動站頂崗、參與研發項目、兼職任職等方式,開展企業跟崗實踐,可分階段進行。內容主要包括了解企業的生產組織方式、工藝流程、產業發展趨勢等基本情況,熟悉企業相關崗位職責、操作規范、技能要求、用人標準、管理制度、企業文化等,學習所教專業在生產實踐中應用的新知識、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設備、新標準等。
     
    10.產業導師特聘。支持職業院校設立一批產業導師特聘崗,聘請企業工程技術人員、高技能人才、管理人員、能工巧匠等到學校工作。采取兼職任教、合作研究、參與項目等方式。工作內容主要包括承擔教學工作,參與學校專業建設、課程建設,參與“雙師型”名師工作室建設、校本研修、產學研合作研究等。
     
    上一篇:九一八 | 勿忘國恥 銘記歷史
    下一篇: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 教育部印發深化實驗技術人才職稱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

    地址:陜西省西安市灞橋區水安路108號 郵編:710038
    招生咨詢電話:029-62681592? 029-62681555
    校(黨)辦電話:029-62681500
    校長熱線:13689290600
    技術支持:網絡與信息中心
    院長信箱:xitieyuan@sina.com

    版權所有:西安鐵道技師學院 1993-2023 陜ICP備16008897號-1 陜公網安備 61011102000269號
    av高清无码在线观看
    <tr id="sm64t"></tr>
    <table id="sm64t"><ruby id="sm64t"></ruby></table>

  • <p id="sm64t"></p>

    <acronym id="sm64t"><s id="sm64t"></s></acronym>